媒体马院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马院

南京日报: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时间:2021-09-22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点击:213

    中国共产党以探寻中华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为意志,这个意志,能够冲破牢笼,涅槃重生。这个思想和意志,引领中国青年的思想和意志,融入到他们的文化和行为,所以能够前赴后继,继往开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这段重要讲话,谈到了一百年前探寻民族解放的青年,一百年来奋斗和建设的青年,以及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殷切期望。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见我国留学生演讲时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指出,科学的未来在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我们祖国和民族的未来。2012年,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当代青年是无比幸运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的一代。

  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担当着时代的重任,都是国家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一百年前、一百年来、以及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为什么能够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民族独立、民族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又应该是一种何样的风采?

  之所以能够前赴后继,是因为他们始终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政党是一个国家的核心,而一个政党的核心,则是她的思想和意志。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火炬,这个火炬,能够打破黑暗,带来光明。中国共产党以探寻中华民族解放、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为意志,这个意志,能够冲破牢笼,涅槃重生。这个思想和意志,引领中国青年的思想和意志,融入到他们的文化和行为,所以能够前赴后继,继往开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新时代中国青年应志存高远。从时间上来说,志在未来,百年前的中国青年,抛头颅洒热血,都是行在当下,志在将来。长征路上,女红军战士陈慧清面临难产,“铁流后卫”董振堂命令战斗一线的吴克华,“生孩子要多久,你就给我顶多久”,“我们干革命打仗,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吗”。这些孩子,就是中国的未来。从空间上来说,志在苍穹。叶培建院士说,宇宙就是海洋,月亮就是钓鱼岛,火星就是黄岩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视野,是整个中华民族,是整个宇宙、是整个人类。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把个人之志融入国家发展,党的十五大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擘画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平视世界。骨骼是身体站立之根本,骨气乃精神站立之根本。“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昨日之青年的精神之钙,已随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液输入到今日之青年,他们继续创造,继续奋斗,今日之青年上天、入地、下海,他们引领科技,他们扶贫攻坚,他们抗震救灾,他们为国争光。

  增强做中国人的底气,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苦练本领。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寄语青年一代,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德才兼备,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本领,则国有本领,未来展望苍穹,星河路虽远,吾有中国箭!

  志为思,骨为意,底为行,或者说,思想造就志气,意志造就骨气,奋斗造就底气,三气融合,三气贯通,使得中华民族从国贫民弱到国富民强,从山河破碎到青山绿水,从一穷二白到美好生活。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带着党和人民百年的奋斗和荣光,坚定地走向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作者:董金平,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电话号码:025-52115201025-52116005
  •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将军大道29号
  • 邮编:211106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