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马院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马院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政治教育的春天与阻碍发展的八大因素

时间:2019-09-10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点击:859


  

  

  

     自“05方案”实施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方针政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春天。笔者长期在一线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高度关注高校本科、硕士、博士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其间多次参加了教育部和部分省教育厅的相关会议、督查和调研活动,采取访谈、问卷、实地考察和督查等形式,多方听取专家、教授、广大一线教师的见解和看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份4 000字的调研报告。本文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全面阐释、客观反映了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以切实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一、中央赋予的崇高性与现实认可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庄严、崇高的使命。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2]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3]如此掷地有声的话语,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强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和担当,充分彰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作用,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价值和神圣使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党中央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性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其认识的滞后性或不到位的现象形成一对矛盾。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他们看中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授予的“法学”博士或硕士学位,认为这才是“含金量”所在和他们读研的主要原因;更有少数受访研究生,他们根本不希望在毕业证书上出现“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习经历。有些高校则张冠李戴、“挂羊头卖狗肉”,放任一些专业方向不明确的学校领导干部和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做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导、硕导作为引进人才的卖点。而至于“讲不好专业课就去讲马列课”的论调流行一时,只不过现在又出现了“变调”——某些高校为达到教育部要求的师生比(1:350),把相关方面的人员或教师(辅导员队伍和管理队伍人员),归并或转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队伍,还美其名曰“兼职”(有的是不合时宜者的转岗)。此外,包括一些“211”“985”在内的高校依然时常采取种种变相的方式与中央的要求“躲猫猫”,由此出现了领导的重视( “重视”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口头的,限于嘴上,迫于压力,不得不表态;第二种真懂真信,但是埋在心里,没有行动,因为缺少权威和话语权;第三种本身不甚了解,但愿付诸行动,政策的把握往往出现偏差;第四种真懂真信,具有权威,言行一致)仅限口头、课程与学科分离、专业与课程分离、师资资源错位、师生比的巨大落差、生均经费解读的随意性等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反映出一种潜在的认识或力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思政课建设的薄弱环节,值得我们深思。

 


  

二、学科发展的特殊性与经费管理单一性之间的矛盾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内在特殊性。一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本质的特点是价值观教育的公益性,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师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乐于奉献的人格和心态,从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此意义上,全国高校纷纷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政课成为高校本硕博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其学科规模之大、辐射范围之广、社会影响之深可见一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其投入经费应该更多、更高,管理方式也应该更灵活、更科学,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另一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不具备“造血”功能,很难像理工科专业那样可以通过“专利”的形式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其教学经费、科研经费、管理经费等往往依靠政府和学校的事业性经费支持,如果没有其他资助,没有一个健全、科学的经费管理模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很难发展起来,而设立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目标更是无从谈起。这就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特殊性和经费管理单一性之间的矛盾凸显出来。

不可否认,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大,投入的经费也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的学科都从中分到了“一杯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国家“双一流”政策的实施,很多学校纷纷为此砸入重金,国家也不断对其加大投入,可以说很多高校尤其是部属高校在学科建设上根本“不差钱”。但是,同其他学科特别是理工科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似乎并未得足够的重视,大多数高校对教学科研经费的投入往往倾向于经济回报周期较短的理工科或者经济学、管理学等文理交叉学科,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投入明显偏少。虽然不少高校迫于国家政策压力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投入力度,但这笔经费管理起来却显得单一刻板,无论是课程建设经费、教学改革经费,还是教师劳务经费、调研考察经费、研究生培养经费,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可望而不可及;而过高的申报标准、复杂的管理模式、繁琐的报销程序、漫长的到账期限等各种硬性规定,更是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耗在了无谓的经费申报和报销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费几乎成了一块悬在空中的馅饼,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对其可望而不可及。毫无疑问,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特殊学科,各类经费的下拨和使用应该更加灵活、更为多元,而不是像目前做预算时那样总是倾向于重点学科优先、硬件建设优先,其需要的是更多能够灵活使用的“活钱”,而非悬在空中的“死钱”。如此单一刻板的经费管理模式,无疑会束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三、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人才引进的窘境之间的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宣传马克思主义、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能否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即取决于一批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和科研工作者。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4]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教育部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以下简称《2017年本》)的通知中,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组织领导与管理、思政课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详细的要求和标准,并明确指出要“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设置专职教师岗位,加快配齐建强专职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应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或相关学科背景;新任专职教师原则上是中共党员。”[5]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在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提供了参照、指明了方向。

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不少高校因为师生比失衡而使专职教师总数不足、青黄不接现象较为普遍。在我们调研或督查的高校中,如果按照教育部设置的1:350的比例配置专职教师岗位,那么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专职教师数量是不达标的。其中,少数三万人以上的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人数还不到50名,更有个别高校仅仅30余名,并且还有一些属于兼职教师。为何高校思政课师资严重短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近年来全国各高校一哄而上地引进思政课教师和科研专职人员,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优秀硕士生和博士生数量有限,思政课人才供不应求、严重短缺;二是经费充足的高校对思政课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而地方高校、中西部高校由于经费紧张,难以吸引思政课人才,高校思政课教师形成习惯性的“缺编战”;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由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有疑虑、抱有偏见,最终不愿进入“马列圈”;四是一些高校人事部门完全按照其他专业的进人标准实行人才准入政策,不论是“211”或“985”的本科血统、博士学位,还是N篇以上的CSSCI论文、海外一年以上求学经历,抑或入校后先做博士后、“非升即走”的评价机制等,往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毕业生望而却步。凡此种种,都是高校思政课人才引进的瓶颈,限制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四、学科发展的迫切性与学科、专业布局的总体性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一门关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以及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家软实力提升的重要学科,在中国具有先天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因而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17年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积极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置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实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支持培养计划……努力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2]而《2017年本》也强调,高校领导要“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纳入学校发展规划,进行重点建设,全面推动思政课建设的思路攻坚、师资攻坚、教材攻坚、教法攻坚、机制攻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5]上述要求充分表明,积极设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着力培养一批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然而,当前国内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置却不尽如人意。从研究生学科来看,当前能否申请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几乎成为所有高校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根本性指标。因此,当前很多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高校,他们的工作重心就是想方设法地申请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却鲜有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实效性。众所周知,2018年初,为更好地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以及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新批准设立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至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在全国范围内纷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数量和质量上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非常可观的程度。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不能贪大求全,不能一味在学科建设上做文章,而应该对不同学校进行分类考核,把工作重心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上,切实培养真学真懂真用、敢想敢为敢当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真正发挥思政育人的作用。而从本科专业来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类本科专业明显偏少,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短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办学点大约有300个,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党史党建专业办学点分别只有8个、4个和1个。之所以会出如此尴尬的现象,主要是受招生志愿选择和就业导向的影响,导致国内一些高校撤销或置换了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取而代之的是那些“高端大气”的理工科专业。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性人才的匮乏,同样会加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迫切性与学科、专业布局的总体性之间的矛盾。

 

 



  五、思政课教学的严肃性与实际运行的失范性之间的矛盾

  

    教育是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事业,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而思政课教学在承担这一重大任务过程中无疑发挥着举旗定向、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担负着“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任务。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根本问题和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承担着“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必须基于对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本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来开展;必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必须“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拓展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案,着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6]以此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就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性和严肃性所在。

 

然而,从现实教学科研实践情况来看,当前部分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和严肃性特征并没有得到充分彰显。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是当前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有少数思政课教师仅仅满足于讲大班课、挣工作量的状态,满足于吃大锅饭、吃老本的现实,而对于国家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教学与科研政策往往听之任之、置若罔闻,以至于他们从教数十年基本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基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无追求高层次学术成果的信心,无把握学科前沿、挤身所在学术圈的实力,因此难以形成对学科建设的贡献;有一些思政课教师倾向于其他学科的研究,以至于他们在授课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往往一笔带过,而对其他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知识却高谈阔论,这种结果必然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一些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在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时,受历史传统、办学定位、师资力量的限制,热衷于将法学、政治学、社会学、行政管理等学科的师资硬生生地补充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在貌似整齐而充实的导师队伍中,却存在着思政课教师队伍素质不高、重心偏移的实际情况。如此环境下,往往容易导致个别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老师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抱有偏见的老师也能从中“分到一杯羹”,实现“就汤下面”和“借船出海”。思政课教学的严肃性与实际运行的失范性之间的矛盾可见一斑。

 

 



  六、世界观教育的方向性与知识教育的必要性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其根本目的在于向师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师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师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各种非主流社会思潮,更好地抵制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各种西方错误思潮和理念的侵蚀,以此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2005年12月至今,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先后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二级学科,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等七个主干学科方向。这七个学科方向,是当前高校世界观教育主导方向,是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上的旗帜和引领。

 

值得注意是,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高校世界观教育的方向性往往会同知识教育的必要性相冲突,致使知识教育的比重远远胜过世界观教育。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大多来自不同专业,他们学有专攻、各有所长,有自己独特的知识背景和浓厚的科研兴趣。这体现在教学中就普遍出现知识结构差异性与教学内容完整性之间的矛盾:有的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喜欢“大水漫灌”式粗放教学模式,不论是哪一个学科、哪一个领域的知识,只要是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和能想到的,都会不分轻重缓急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毫无选择的余地,只能被迫接受;有的思政课教师受研究专长和个人偏好的影响,原本给学生上思政课,最后把思政课硬生生地讲成了哲学课、历史课、经济学课、管理学课甚至是高数课、物理课、化学课;个别思政课教师,平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但为了课时费,却连续几年给学生开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无关的课程,并把其作为日常教学的主要任务,等等。这些现象某种程度上反映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误区,即把思政课单纯理解为知识传播和教育的课程,忽略了思政课本身固有的思想原则和内容体系,思政课的世界观教育本质并未得到充分体现。这既违背了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播的路径,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七、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全国高校都在积极推动包括思政课在内的各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意见》也强调:“要进一步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2]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力度不断增强,并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集体备课和名师引领、问题意识与团队攻关等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涌现出了一大批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教学标兵、教学名师等。与此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效果仍然欠佳,思政育人的实效未能充分彰显,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少部分思政课教师过多依赖网络教学。为跟上时代步伐以及追求所谓的“个性”“效率”,一些思政课教师不喜欢也不善于“讲道理”,倾向于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运用微视频、微电影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讲故事”“做演员”,而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理论讲解、肢体语言、课堂演讲等“讲道理”“明事实”的教学方法不屑一顾。更有甚者,为同世界“接轨”,一味效仿西方国家的教学模式,打着“信息课堂”的旗号,要求学生必须把手机或者电脑带入课堂,利用手机或电脑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其二,过分追求思政课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在于通过通俗易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语言和方式使马克思主义深入寻常百姓家。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少数思政课教师把“大众化”当成“口水话”,或陶醉于讲故事而忘记了讲道理,或迷恋于做演员而忘掉了真思想,学生往往也只是在哄堂大笑过程中结束课程,回过头来收获微乎其微,甚至没有任何收获。其三,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未能有机融合。受个人理论素养和习惯偏好的影响,部分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衔接,要么一味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导致思政课缺乏思想温度,要么单纯以“社会实践”的名义让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导致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创新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改革不能随意,更不能任意,严肃、庄重又不失技巧才能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有思想、有内涵、有道理的思政课才是真正有效果、有魅力、有价值的思政课。

  

八、实际需要的创新性和教学科研成果的雷同性之间的矛盾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就是发展和创新。时代性、前沿性、创新性不仅是其他学科和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价值旨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特殊使命,其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活力等状况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密切相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改革创新意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努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资源,积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自主性、首创性和先进性。[7]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紧围绕学科发展、教学建设、科学研究、管理方法等目标,与时代同进步、与实践共创新、与党的创新理论同频共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层面都取得丰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尤其是在教学、科研上取得显著成绩,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学科学成果。然而,纵观当前我国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情况,真正独创性、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成果并不多见,难以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

从教学方法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为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上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的发展趋势,形成个体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但这种发展和变化并不充分,也并不明显。通观当代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单纯的PPT演示、理论灌输、专题讲授等仍然是大多数高校和大多数老师的主要教学手段,而真正有效的网络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仅仅局限于少数高校和少数教师。从课题立项来看,综观近几年“马列·科社”类立项课题,从市厅级课题到省部级课题,再到国家社会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或重大项目,总会存在一些非常相似乃至完全一样的课题,即便同一个省域、同一个学校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发表论文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门槛相对较低,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科研工作者、研究生,数量虽然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不少研究成果在选题和内容上都会出现雷同现象,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凤毛麟角,并且主要集中于少数业内专家学者。从出版专著来看,一方面由于出版社对专著的重复率要求相对低,导致一些专著倾向于大幅引用他人研究成果,造成其原创内容偏低、创新性不足;另一方面,当前一些专著要么改编自博士论文,要么是由作者之前已经发表的论文合编而成,同样谈不上创新。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虽然汇集教学、课题、论文、专著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但缺乏对各领域的精细化建设与打造,缺乏鲜明的创新意识和个性特征,看似宏大的体系难免落入空洞、乏味的窠臼,因而难以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关乎“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为谁办大学、怎样办大学”的伟大工程,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上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和窘境,一定程度上传递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发展趋势,体现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和弊端所在,显现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失语”“失声”“失落”的发展现状。为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和批判的思维,在深入学习贯彻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有关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要求的基础上,积极践行“高校教师不管名气多大、荣誉多高,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8]的教育理念,切实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努力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历史使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添砖加瓦、凝神聚力,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和理论基础。

  (作者:王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殷文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电话号码:025-52115201025-52116005
  •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将军大道29号
  • 邮编:211106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