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

当前位置:首页  思政课教学

【改革开放40年】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

时间:2018-11-03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点击:1782

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点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增进民生福祉是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目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是共产党人的宗旨,要不断增强国民的生活幸福感。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体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重要指标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利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体现在交通事业的进步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建设突飞猛进运输网络四通人们从日常出行中,能直接地感受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飞跃。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建设突飞猛进,铁路、公路、民航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四通八达。报告指出,我国铁路营业里程由1978年5.2万公里增至2007年的7.8万公里,电气化里程从1000公里发展到2.4万公里。建成了上海磁悬浮、广深高速铁路,京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正式通车,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要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为重点,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打下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我国公共服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先进技术的依托下我国建成了覆盖全国、通达世界、技术先进、业务全面的国家信息通信基础网络。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茅。

通讯愈发方便信息网络迅猛发展。随着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网络覆盖率迅速提升,提速降费改革持续推进,“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我国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必须促进互联网的发展。变革“互联网+”公共服务方式,是实现普惠民生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加速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方式创新,推动民生服务更趋普惠包容。才能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也是公共服务发展的体现要促进教育事业更多更好得到惠及全体人民,要持续增加投入教育经费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加强我国公共教育管理,要使教育更好的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要求,要使教育更好的适应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要求。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成本的提高使学校出现了贫困生,高校后勤社会化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所以要促进公共教育管理改革。根据案例一中上海市就是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途径的完善和拓展入手,通过扩大对市教委的投资,改善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其次政府应该保证义务教育的结果平等和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为目标。政府对教育的提供也就是对公共物品的提供,而教育本来就是一件具有产业属性的公益性事业,所以应该促进教育产业化与公益化并行。大力发展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国民最关心的问题,随着国内就业形式的日趋紧张当前,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系列鼓励就业的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强化,在一定程度缓解了就业压力对社会的冲击,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就业问题仍是一个重大的宏观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与社会的稳定与否,人民生活能否得到改善密切相连。就业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关系到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培训,适当发展有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促进对外劳务输出,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显著作用;劳动者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不仅要做好民生就业问题,也要做好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方面。破除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户籍和身份限制,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自主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将新农保与城镇居民合并实施,要促进了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基本权益均衡共享。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已经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解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不仅要满足人们基本物质的需求,水、电、气等生活资料供应充足更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与以前不同的内容和形式,这就要求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的管理必须有与以前不同的思路和方式。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比如这几年城市中多了很多24小时公共图书馆,城市博物馆定期免费对市民开放等等。都是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目前大部分的公共文化服务都要依赖政府来提供和管理,但这也不是表明政府要大包大揽,政府不应该垄断公共文化服务。像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可以由政府主导,发挥人民主体的作用,合理协调各种资源的配置,吸引社会以及个人共同参与。加快构建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人民群众需不需要、满不满意是评判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价值标准,积极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政府这只看不见的手应该时时刻刻保护着人民群众的利益。最近长生生物两次被曝疫苗造假,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冻的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长生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不仅没有责任与担当,更是将道德底线和法律法规置若罔闻。而公共卫生事业是一项重要的公共事业,对保护和促进居民身体健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公共卫生事业的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人民健康保障的福利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还应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的监管,避免长春公司事件的再次发生。还要在有效的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最大的效益,能够使更多人收益。

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十九大会议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要促进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尤其是中西部城市公共基础问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在面对城市公共服务的发展时,应该加大投入,制定政策,加强管理。人民群众使我们的服务主体,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公共服务应该以人民为主题,以实现公众的权力为第一目标。城市公共服务建设既要有设施,有产品,更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公共服务建设可持续有效发展。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伟大进程中,构建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市公共服务的建设和发展,国家政府有着不可推卸和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附录:

1.名词解释:城市公共服务就是指城市公共部门面向城市公众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维护,提供和加强就业岗位,社会保障服务,兴办和支持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及时发布有个社会信息,为社会公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参与公共事务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创造相关的条件。 

2.案例一:不需缴纳学费农民工子女教育享受“上海待遇”

他们来到城市,服务并改变了城市,他们功不可没。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他们也对自己的子女充满期待,在上海,有关部门正在为十几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而努力着。

2010年,浦东新区4所农民工学校率先转为政府支持的民办小学,这里的孩子与城里的孩子一样,再也不需要缴纳学费,记着从市教委了解到这个民工学校完全由政府出资建造,提供同样优质的软硬件环境。将土地拨划给民办小学,镇里没收一分钱,还另外花了800万元建设新的校舍。今后,上海市对农民工孩子的关注度还将进一步加大。

(资料来源:摘选自新浪网,引用时有删减)


作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雪莹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 电话号码:025-52115201025-52116005
  •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将军大道29号
  • 邮编:211106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